5月27日,我国测量队再次登顶珠穆朗玛峰,又一次测定了珠峰的高度。这是继1975年和2005年之后我国第三次测量珠峰的高度。目前珠峰的“身高”还在演算阶段,要想知道珠峰的新“身高”,我们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。
从1975年至今,我们之所以隔些年就要重新测量珠峰,是因为珠峰处在欧亚板块与南亚次大陆板块的碰撞交界处,板块运动使得珠峰的高度一直在发生变化,因此需要更新珠峰高度。
珠峰测量的背后是一部测绘科技进步史。那么,300年来,我们究竟是如何测量珠峰的呢?
数千万年前,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,青藏高原逐渐隆起并形成“世界屋脊”。
▽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示意 |来源@Christopher Scotese▽ 《皇舆全览图(1721)》的牙鲁藏布江图 | 制图@王朝阳/可视化星球到了十九世纪中叶,英属印度测量局对喜马拉雅山脉进行了广泛调查与测量。在此过程中,他们发现并命名珠峰为Peak XV。之后,他们测量了珠峰高程并改名Mount Everest,珠峰的高度开始为世人所知。三角测量法中,首先要得到测点到珠峰顶的距离(下图L3)。▽ 三角测量——测点与珠峰顶的距离 | 制图@郑伯容/可视化星球再测得珠峰顶的高度角(下图β′),即可计算出珠峰高度。▽ 三角测量——珠峰高度 | 制图@郑伯容/可视化星球
为获得更准确的结果,之后数十年间,印度测量局又多次观测珠峰,一是更靠近珠峰,二是引入折光系数修正测量结果。其计算出的珠峰高程8839.8~8882m不等。1921~1954年,印度又开展了多次测量。经过一系列技术改进后,测得了比较精确的结果:8847.6m,但仍有明显不足。主要问题在于:第一,没有在珠峰树立测量标识——觇(chān)标,不同测点观测到的目标不一致。毕竟直到1953年人类才首次成功登顶珠峰。▽ 无觇标与有觇标测量示意 | 制图@郑伯容/可视化星球
.png)
第二,珠峰顶覆盖着厚厚的冰雪,并不能算作珠峰本身。
.png)
精确测量珠峰的重任落到了中国。
由于珠峰位于中国边境,因此测量珠峰高程对于维护领土主权也有着重要意义。新中国刚成立时,内地到西藏的陆路交通困难重重,经海路绕道印度进藏甚至更容易。20世纪90年代起,中外多次开展了珠峰复测,并引入了先进的GPS技术。GPS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(GNSS)的一种,其利用人造卫星实现对地球点位的精确测量。▽ GPS测量示意(GPS直接测量的是大地高而非海拔/正高) | 制图@郑伯容/可视化星球
.png)
同时,利用雪深雷达对冰雪厚度进行了探测。但几次测量结果并不理想,中国未更新珠峰高程。▽ 冰雪深度测量示意 | 制图@郑伯容/可视化星球
.png)
▽ 2005年珠峰交会测量示意 | 制图@王朝阳&郑伯容/可视化星球
.png)
最终测得的珠峰岩石面高程为8844.43m,精度0.21m,冰雪厚度则为3.50m,是目前为止最可靠的结果。2020年这次中尼两国联合测量,我们更是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。著名的北斗卫星系统,将首次被运用到珠峰测量工作中来。GNSS测量、雪深测量、重力测量等技术的使用,有助于给出一个更加准确的高程。
.jpg)
▲ 2020年5月16日,西藏日喀则,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向着珠峰进发。图/人民视觉作为基建狂魔,我们修建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g基站。如今它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设置完毕,5g信号覆盖珠峰峰顶。这给我们欣赏珠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,也给了冲顶人员更多的安全保障。同时,攀登所需的大量装备国产化,精度和可靠程度都比2005年有大幅提升。它们的轻便和稳定性都很高,适合峰顶周边恶劣的环境。
今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60周年。在攀登珠峰已经商业化的今天,了解和测量珠峰,依旧是我们认识和探索地球的重要标志,也是人类勇气、智慧和好奇心的明证。
现在,测量队已经登上峰顶,测得的原始数据,将会经由精密地烧脑计算后,呈现给大家一个准确的数值。
珠峰的最新身高,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!
END